九大韓國「不辣」味道
九大韓國「不辣」味道
韓國人無辣不歡,從地痞街頭小食到高級傳統宮廷韓食,不分是辣炒年糕抑或是野菜拌飯,都是與辛辣的味道離不開。
因而,對喜歡吃辣的朋友,韓國肯定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天堂,可以盡情享受數之不盡的辛辣刺激。
有言韓國地處的氣候與民風,使他們尤其對辛辣食物鍾情。從地理上觀察,朝鮮半島位於地球的中高緯度位置,屬溫帶氣候,夏天雖短但也會很炎熱,冬天則較長且份外嚴寒。正因為這兩種極端氣候,令韓國人喜歡於夏天吃一些辛辣的食物,來「以熱抗熱」,透過冒汗來排毒養生;反之,他們則愛於冬天吃辛辣的湯吃,以辣感來為身體帶來熱力保溫,抵抗寒風。
另外,早前也有醫學研究發現,因為吃辛辣食物時會使身體溫度上升,同時辣椒素也會使血管擴張,刺激神經之餘,更可以使進食者減低壓力。說生活壓力,韓國社會向來在發達國家排名中「名列前茅」,成年人自殺率更是冠絕亞洲國家。因而,從這個層面來看,或許那個研究結果對韓國並不適用。
當然,在韓國生活,作為民主社會,當然擁有可以不吃辣的自由,況且吃辣不是每一位韓國人共有的DNA,只是在韓國吃飯時,找一些不帶辣味的食物的確絕不容易。作為一位從不吃辣的人,曾經在韓國留學與工作一段日子,撫心自問絕不易過,因為經常要為吃飯的選擇費盡思量。但是,阿Q地想也有一個好處,就是透過尋幽探秘,學懂了如何在韓國,以不吃辣食物來過活。其實,是有選擇的。
在韓國,外出吃飯之餘又要省著吃又要吃不辣的,個人餐單的首位,肯定是「雪濃湯」 。常說,來韓國吃飯,最頂級的是吃韓國人珍而重之的牛肉。「雪濃湯」標榜不加任何調味料,不但不帶一點辣味,更因為湯底以牛腿骨餚製而成,再配以牛雜吃起來,更能品嚐出牛的精華味道,是不辣韓食的最高選擇。
其次,就是另外兩款韓國人其中最平民化與受歡迎的鍋食 — 「砂鍋牛肉」與「排骨湯」。「砂鍋牛肉」的賣點是不辣且甜,因為弄製的過程中,下了洋蔥,洋蔥的微甜便使牛肉更可口。「排骨湯」則是韓食中較清淡的一味,燉軟的排骨再配以蛋花作伴,拼上白飯後會是一頓豐富晚飯組合。
吃膩了鍋飯,其實還有炒飯的選擇。一般韓國人最常吃的是泡菜炒飯,但辛辣的味道令吃不了辣的人卻步。但是,原來韓國人也會用非辣的配菜炒飯,就如「火腿野菜炒飯」,就是平民界的去辣炒飯典範。另外,在炒飯面上加上紫菜與配上茄汁,更是「港式西炒飯」的味感。除此之外,炒飯作底,韓國人也如日本人一樣,愛吃「蛋包飯」,同樣也是在韓國生活不帶辣的推介食物。
飯類以外,韓國人也愛吃麵。當然,韓國人最為人熟悉的是「即食麵」,因為他們是全球人口裡最多吃「即食麵」的國家。然而,大部份在韓國市面上賣的「即食麵」都是帶辣。不能吃辣的,不要以為便要與韓國麵食絕緣,其實韓國還有一些不辣的熱麵,就如「刀削麵」。韓國的「刀削麵」都是以清淡的材料為湯底,一般另配上些少肉絲。賣點是他們造的麵都是很有嚼勁,吃起來很有中國東北的風味。
當飯麵都只是意猶未盡之時,年糕餃子湯便是兩餐之間的最好選擇。韓國年糕最主流的烹調方式是以韓式辣醬煮成「辣炒年糕」,普及程度就如香港的魚蛋燒賣一樣。但如果以湯來煮年糕,再放幾隻餃子,弄成年糕餃子湯,是韓國人新年的「意頭菜」,也是他們當不吃辣時受歡迎的選擇。
肉類偏少是韓國菜 (非烤肉類) 的特色,但在韓國生活,獨個人兒忽然若想吃肉又想省著吃時,可以去吃韓國人也愛吃的「炸豬排」。這款炸豬排,跟日式的有點不同,韓國的是以一整大塊豬排去炸,再在豬排上淋上燒汁,配上一個小飯球。當然,近年韓國也時興了日式的炸豬排,但總是覺得傳統韓式的大塊兒自己切的,才夠「man」與市井。
最後,在烤肉與炸物的籠罩下,為了讓腸胃「洗滌」一番,韓國不辣的食物,還可以試一下韓國人弄的粥。每當韓國人生病了,第一種讓他們想起的食物,必定是粥。因為要維持養病與補身的效果,韓國人吃的粥都不再配上辛辣的食材,多是以蔬菜、蘑菇、鮑魚與人蔘等等簡單選料製作,而且粥底以濃稠為本,所以縱然只是粥,但也能帶出滿足的感覺。
假如你味蕾累了,辣不能再滿足你時,這九樣韓國平民「去辣」美食,或許是讓你的味覺重新出發的「調味料」。
+【香港出發】平價首爾3日機+酒自由行 HKD$2,371起 (1間客房, 2位成人)